太陽能集熱系統設計規范要求,太陽能集熱器采光面上能夠接收到的太陽光照會受到太陽能集熱器安裝方位和安裝傾角的影響,根據太陽能集熱板安裝地點的地理位置,對應有一個可接收最多的全年太陽光照輻射熱量的最佳安裝 方位和傾角范圍,該最佳范圍的方位是正南,或南偏東、偏西 10°,傾角為當地緯度±10°,但該范圍太窄,對建筑規劃設計的 限制過于嚴格,不利于太陽能供熱采暖的推廣應用。為此,編制組利用Meteo Norm V4.0軟件進行了不同方位、傾角表面接收 太陽光照的模擬計算,結果顯示:當安裝方位偏離正南向的角度 再擴大到南偏東、偏西20°時,適宜傾角太陽能集熱器表面接收的全年 太陽光照輻射熱量只減少了不到5%,所以,太陽能集熱器最佳安裝方位擴大至正南,或南偏東、偏西20°;傾角為當地 緯度+10°,是因為太陽能供熱采暖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冬季采暖, 傾角適當加大有利于提高冬季工程熱水器太陽能系統的太陽能得熱量。
因此對于受實際條件限制,太陽能集熱系統的朝向不可能在正南,或南偏東、偏西20°的朝向范圍內,安裝傾角與當地緯度偏差較大時, 規范也給出了解決方法,即按標準附錄B 進行面積補償,合理增加太陽能集熱器面積,從而放寬了對應用太陽能熱水供熱系統建筑物朝向、屋面坡度的限制,使建筑師的設計有了更大的靈活性, 同時又能保證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