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發展逐漸在建筑節能領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太陽能無論是作為主要能源或是輔助能源的熱水供應系統,首先都應該堅持安全可靠放在第一位的原則。在目前社會的綜合經濟實力狀態下,太陽能供熱系統還需要兼顧經濟實用的原則,對發展和擴大節能綠色產品的應用,促進更多領域使用太陽能具有現實意義 。總的方面看,太陽能熱水系統其實包括太陽能集熱系統和輔助能源系統兩大部分,前者主要是接收太陽光,將有效的熱能轉移到冷水,提高水溫;后者主要是考慮到陰雨天啟動輔助熱源系統(輔助熱源:蒸汽鍋爐、燃氣爐、電熱水爐、熱力管網、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等),確保系統全年運行。
太陽能集熱系統能否正常高效運行,其中循環管路的合理設計起到關鍵作用,熱水系統標準中就循環管道設計應符合以 下規定∶
1、太陽能系統循環管路應短而少彎
2 、繞行的管路宜是冷水管或低溫水管;
3 、循環管路應設有0.3%~0.5%的坡度;
4 、在自然循環系統中,應使循環管路朝貯熱水箱方向有向上坡度,不允許有反坡;
5 、在使用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的自然循環系統中,貯熱水箱的下循環管口應比集熱器的上循環管口高0.3m以上 ;
6 、在有水回流的防凍系統中,管路的坡度應使系統中的水自動回流,不應積存;
7 、在循環管路易發生氣塞的位置應設有排氣閥;
8 、在間接系統的循環管路上應設膨脹箱;在閉式間接系統的循環管路上同時還應設有壓力安全閥,但不應有單向閥和其他可關閉的閥門;
9 、當太陽能集熱器陣列為多排或多層集熱器組并聯時,每排或每層集熱器組的進出口管路,應設有輔助閥門;
10 、在系統中宜設流量計、溫度計和壓力表;
11 、管路的通徑面積應與并聯集熱器組管路的通徑面積之總和相適應。